新闻
红色印记展馆 新中国钢铁的燃情岁月
- 发布时间:2024-06-09 01:32:24
- 作者:行业动态
1953年,为构建新中国钢铁工业“南北而分”“多点支撑”基本格局,马钢的前身马鞍山炼铁厂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紧张筹建。在党中央的光辉指引下,1953年初,中冶建设者带着改天换地的壮志雄心汇聚马鞍山,凭着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战天斗地的顽强品质、人拉肩扛的原始劳作、1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9月16日,马钢2号高炉流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地区的第一炉铁水,结束了华东地区有矿无铁的历史。
1958年-1959年,毛主席先后两次视察中冶人建设的马钢,在全国钢铁工业建设史上都绝无仅有,极大地激发了中冶人钢铁报国的豪情壮志。
1958年9月8日,中冶人仅用一年多时间将马钢9号高炉建成投产,这是华东区域第一座200立方米以上现代化高炉。9月20日,毛主席健步登上9号高炉台,微笑着向炼铁工人频频招手致意,并用看火镜从6号风口观看高炉冶炼情况。当他得知9号高炉建成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且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安装后,十分高兴,当即作出重要指示:“马鞍山条件很好,可以发展成为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因为发展中型钢铁联合企业比较快。”
1961年春,中央书记处召开车轮轮箍厂建设问题专题会议,时任中央的发出了“没有车轮,火车就‘没鞋穿’,怎么实现工业化?”的感叹,决定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中冶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誓将拿下这项“工程”。
此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中冶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喊着“学习,甘当冶金建设”的口号,爆发出“踏平万重荒山岭,建起千座大工厂”的沛然激情。三天砌好一层楼,一次性精确吊装八千吨水压机,一心一意轧出“争气轮”,奇迹般建成了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马鞍山车轮轮箍厂,同大庆油田投产、万吨水压机成功制造和爆炸一起,成为1964年我国工业和国防建设的四大成就。新中国的“争气轮”从此疾速驶向大江南北。
1962年开工由中冶集团建设的凹山选矿厂,年产370万吨铁矿,解决马钢矿石自给问题,1967年竣工。工程建设中,大面积推广使用钢模板,突破了用矿渣水泥作为防水混凝土的技术难关,节约了投资和工期。
1977年,中冶人设计的马钢第一烧结厂活性石灰回转窑车间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的第一座活性石灰回转窑。每座窑的石灰年产量6.2万吨,块状石灰活性度≥360毫升,单位产品能耗6190千焦公斤•石灰。设计中除了采用回转窑煅烧活性石灰工艺,还采用了管道风力输送石灰及旋风颗粒除尘等新技术。经生产证明,活性石灰用于炼钢生产降低了炼钢成本,用于烧结可增产烧结矿15%以上;炼钢使用活性石灰石,每吨钢减少石灰用量30公斤左右,减少渣量1.5~2%。
1979年5月,中冶人设计的马钢850初轧车间投产。该设备运转正常,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指标,1981年平均机时产量达144吨,1984年4月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授予该工程设计组先进集体称号、锦旗一面。
马钢三炼钢建筑图绘于1982年2月,反映了当年马钢三钢厂50t转炉的全貌。这张建筑图曾作为技术依据,送至冶金部,参与院资质评定。当年设计人员亲自绘制并参与了赴马钢施工现场施工服务,为马钢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条高速线月,历时近两年,由中冶人设计和施工的国内第一条高速线材轧钢项目在马钢建成投产,成为当时国内最早投产、生产速度最快、工艺最先进的高线年,该工程获冶金工业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和马鞍山市科技进步四等奖,1990年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1987年10月15日,2500立方米高炉系统工程正式举行奠基仪式并开工。1994年4月26日,2500立方米高炉顺利出铁。高炉的配套项目在“八五”期间陆续建成投产。
中冶集团设计并施工的马钢2500立方米高炉系统工程投产,是国家“八五”重点基建项目。该高炉是国内同类型高炉中技术装备水平最好、国产化率最高的大高炉主体,是我国大型现代化高炉建设史上打出的第一张“中国牌”。工程总投资已达30亿元,设计年产生铁175万吨。配套设施主要有:工业码头,年吞吐量400万吨;机械化原料场,设计储量150万吨,年加工量约600万吨;自备电站,年发电量6.1亿千瓦时。
1998年7月14日,中冶集团建设的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马钢H型钢厂万能轧机生产线一次热负荷试车成功,当日轧成第一批8根H型钢合格产品。这建成投产的我国第一条大H型钢生产线,不仅带动了国内H型钢产业的发展,而且还结束国外H型钢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历史。2002年,该工程获国家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铜奖。
2003年2月16日,由中冶集团建设的马钢干熄焦示范工程正式开始施工。2004年3月31日,干熄焦主体工程按合同顺利投产 ,同年6月18日发电系统一次性并网发电。其中马钢5、6号炉干熄焦作为首套采用国产化自主干熄焦技术的项目,更是被选为了“干熄焦国家示范工程”。
2005年5月,中冶集团参建的马钢新区(第四钢轧总厂)工程开工建设。其中,马钢新区炼钢连铸是当时马钢新区中单体最大的一个子项,其占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最高处超过70米,仅钢结构就超过了10万吨,其安装的300吨转炉,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转炉。2009年,马钢新区2250毫米热连轧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施工项目获得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
2011年11月29日,中冶集团建成了马钢高速车轮用钢工程,为高速车轮提供优质钢坯。投产后的马钢D2车轮在“复兴号”动车组安全运用超110万公里,马钢成为了世界高铁轮轴技术的“领跑者”。从“争气轮”到“领跑者”,中冶人为创造出“中国速度”提供了坚强后盾,支撑起了中国高铁腾飞于世界的雄姿!
马钢1580毫米热轧工程第一卷热轧带钢卷顺利下线时,中冶集团承建的马钢1580毫米热轧工程第一卷热轧带钢卷顺利下线毫米热轧工程位于马鞍山慈湖高新开发区,属于2013年马鞍山市四大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是马钢集团继薄板坯连铸连轧和2250热轧生产线后,建设的又一条高起点的热轧板带生产线,其目的是充分发挥不同产线的工艺装备优势,促进板带产品规格配套,提升板带产品质量和档次,更好地满足汽车、家电、机械、轻工、造船等行业的中高端需求。
2020年11月26日,中冶集团承建的马钢股份冷轧总厂1720酸轧线#镀锌线改造工程举行竣工投产。该工程为镀锌生产线设备改造项目,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更新冷轧总厂1720酸轧线的焊机、轧机、拉矫机、酸槽、漂洗槽,对剪类设备、辊类设备进行改造,以及配套的公辅和三电控制系统改造等,项目投产后将更新和优化生产线技术设备,生产出高强度、高质量板材,填补马钢镀锌产品在高防腐性能基板产品上的空白,同时1720酸轧机组也将具备高强钢以及高精度硅钢产品的生产能力,成为马钢股份新的经济增长点,马钢的产线分工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2021年3月16日,中冶集团承建的马钢港务原料场2#C型料棚出料系统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标志着2#C棚进出料系统正式贯通。该项目是马钢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行动,项目投用后,将彻底摆脱原料露天堆放现状,有效减轻环境污染,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重要贡献。
2021年11月18日上午,中冶集团承建的马钢新特钢工程开工。马钢新特钢工程项目总投资 92.69 亿元,设计年产钢320万吨、钢坯315万吨,其中中棒100万吨、线万吨。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于2023年6月底前投产,二期工程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前投产。该项目以实现优特钢技术、品牌、效率、规模、智慧、绿色六大引领为目标,着力建设质量第一、极致高效、成本最优、环境友好的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优特钢精品基地。
新闻资讯
-
2024-04-13
跨境职场矿业球磨机工
-
2024-04-14
众瓴砂石资讯:河南机制砂将添新丁500万吨大理石矿出让
-
2024-04-15
浙矿重工精彩案列展-四川能投汶川草坡项目
-
2024-04-19
【48812】劳力士探二各类型原厂价格与最新行情 劳力士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