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聚力稳增长全力作贡献: 为“项目深化”注入轨道交通澎湃动能
时间: 2025-03-22 14:09:53 | 作者: 磨矿设备
全年投资各类项目98个,纳统投资508.1亿元,同比增长16%,年度目标完成率达177.7%;
清晨6:00,地铁穿梭加速城市脉动,上班族们带着美好憧憬开始了一天的奋斗;晚上11:10,轨道交通3号线末班列车从机场南站发出,把在外奔波的游子接回温暖的家中……2024年11月22日,随着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载客运营,轨道交通二期规划通车的第一枪正式打响,助力济南进入“空轨换乘”时代!
2024年,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坚决扛牢“稳增长、作贡献”责任担当,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运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国企改革等重点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资产总额2775.34亿元;全年投资各类项目98个,纳统投资508.1亿元,同比增长16%,年度目标完成率达177.7%;招引外资1.0406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3%;营业收入104.0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5.6%;实现土地出让收入76.2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18%……
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2024年,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从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以“党建链”赋能“安全链”,从思想教育、过程监督、制度完善等方面发力,促进“党建+安全生产”工作深层次地融合,释放安全管理内生动力。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让红旗飘在工地上,先后组建1个临时党委、16个临时党支部,100个基层党建品牌在市国资委平台展播,党建经验做法入选“国企党建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和“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轨道交通4号线号线建设进入全方面推进阶段,建设提速增效的背后,是临时党委发挥了关键性作用。7号线地质工况异常复杂,地下水丰富、软硬不均,极度影响掘进施工进度。7号线临时党委不等不靠,以“党建链”为引领,推行“党建+技术创新”,联合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各方协同作战,牵头组织中建八局、中建股份等实施工程单位与济南重工、山东大学、山东轨道院等单位,研究盾构解决方案,推动国内直径上限功率的“泰山号”土压/TBM 双模盾构机、“振国号”双螺旋土压平衡盾构机、“争先号”山东省首台全断面连续掘进智能装备的研发制造,改变了盾构机选型被动局面,激活了“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联动,高效推动了7号线工程建设。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引进全职博士后13人及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毕业生23人,申报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4人。慢慢地增加党风廉政建设,狠抓整治为基层减负,全面加强“清廉国企”建设,深化“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
持续推进文化强企建设,开设“文化大讲堂”,选聘优秀职工担任文化推广大使,讲好轨道交通故事,传播轨道交通好声音。聚焦乘客出行需求,打通连接市民“最后一公里”,打造一批“党员先锋岗”与“党员责任区”,成立“泉心泉意党员先锋服务队”,让党旗飘扬在地铁运营一线。
2024年,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转作风、提效能的主战场,牢记安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影响一切”,切实把好质量关、安全关,着力打造让市民群众满意、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百年工程、精品工程。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坚决扛牢“稳增长、作贡献”责任担当,持续加力提速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
3号线二期工程提前通车运营。3号线二期是我市轨道交通二期规划中首条开通运营的线日正式运营,成功实现“空轨换乘”,结束了济南机场没有地铁接入的历史。与此同时,轨道交通4、8号线全方面进入站后施工,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的80%以上,高新东区云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的70%以上,为2025年通车运营奠定坚实基础。6、7、9号线加快开展土建施工。空天信息大学二期一批次单体工程全部封顶,二批次工程于2024年10月11日开工建设。华山北、郭店、王府庄等租赁住房项目共5799套、46.4万平方米租赁住房具备验收条件。
凤凰黄河大桥南延工程(工程名)按期开工建设。该工程于2024年9月26日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白泉生态保护与提升项目于2024年9月22日开工建设,已完成核心区施工。千佛山站TOD综合开发项目于2024年10月9日开工建设,同步谋划招商工作。市五院站综合体项目于2024年5月6日开工建设,努力打造涵盖地铁、公交、商业、办公、住宅等多元复合、立体生态的TOD综合体。
地铁运营正悄悄提升着市民“幸福生活指数”,让“轨道上的济南”加速到来。2024年,济南地铁运营安全平稳有序,全年开行列车3.09万列次,安全运营838.72万列公里,列车正点率超过99.99%,列车运行图兑现率100%。
持续擦亮“畅行泉城·爱满全程”运营服务品牌,全力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济南地铁推出“大站快车”服务,实施“爱心预约”“四季茶饮”“泉馨百宝箱”等20余项暖心举措,圆满保障奥体中心演唱会、济南麦田音乐节和各类体育赛事等重大活动,打造4座无障碍示范车站,接待爱心预约3570余人次、发放爱心雨衣1.22万余个;收到表扬锦旗数
十面、感谢信及表扬来电近千件。“畅行泉城·爱满全程”运营服务品牌获评“2024山东最具影响力品牌”。地铁商业多元化发展迈出新步伐,“一站一策”升级拓展快消品、餐饮、文旅商展等“地铁+”便民业态,引入肯德基咖啡小馆、仲家汇便利店等知名品牌,持续提高地铁运营效益。全年开发商业点位440处,出租370处。举办车站音乐会、非遗展,拓展营收增长渠道,一站式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美好生活的向往。
轨道交通2号线彭家庄站租赁住房实现上市即满租,成为“新济南市民”争相追逐的乐居之处,努力打造轨道上的TOD租住生活新样板。
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的新一轮产业升级进入发展“快车道”,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及时将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是一个公司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关键环节。
2024年,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主动创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智慧城轨”“绿色地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建强用好泉脉保护中心和AI研究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一批领先技术和高端装备“首台、首套、首次”竞相涌现。
17.5米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高效用于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国际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在轨道交通6号线成功始发。氧化铝行业全球最大“MQY6298球磨机”在济南重工成功下线。全国首个“预制叠合”和“永临一体”车站在轨道交通8号线试点建设。太赫兹人体安检系统和轻量化全封闭膜结构、气肋式移动膜结构等5项抑尘降噪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济南轨道交通向着绿色、低碳、智慧的方向奋力迈进。“五官一脑”智能盾构系列搭载装备获评“2024世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十大科技进展”。
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让“僵死”资源变成“活动”资源,将“包袱”变成财富,对于保障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2024年,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服从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大局,依托轨道交通市场优势,加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助力优质项目招引培育,促进存量资产巧妙盘活。加强与央企、外企的战略合作,全力构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深化与国开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银企合作。联合卡斯柯开展轨道交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探讨研究应用。协同泰国正大集团谋划TOD商业开发。携手比亚迪集团打造绿色、智能、高效的轨道交通示范项目。与山东大学等高校一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全年完成土地储备4427亩,土地熟化1608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76.2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18%,为加快济南东站片区城市更新注入了强劲动能和活力。依托市场资源,加强上下游企业互利合作,“一企一策”加快闲置资产盘活,全年出售经营性资产4.37万平方米,出租经营性资产33.2万平方米,累计实现收入5.5亿元。
始终牢记“人民地铁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围绕降噪抑尘、交通导改等市民关注度高、反映多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措施,用济南轨道交通人的“辛苦指数”换取市民的“幸福指数”。2024年,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少拆迁、早通车、不扰民”作为工作目标,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高标准践行社会责任。
筑牢安全发展“一排底线”。持续完善安全质量管理机制,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死亡”控制目标,6个项目荣获省级以上质量奖项,“报告隐患得积分,“‘小积分’兑换‘大安全’”典型经验做法获推广。深化法务、合规、内控、风险“四位一体”风控体系建设,构建全级次经营风险事件防范化解责任清单,防范化解风险、依法合规经营能力不断提升。
依托数字化、智能化、大数据等技术,实施“科技兴安”,创新推出“平台+APP”安全管理模式,聚焦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全员实名制管理等11个核心模块,打造务实高效的安全质量信息化平台。依托信息化平台,按照“全覆盖、无死角”要求,梳理在建工程摄像头覆盖范围,建立集团、子公司、施工项目三级视频监控系统,目前摄像头数量达到3162个,全方位监控施工现场作业,确保工程建设平稳有序。利用信息化平台强化全员实名制管理,工人们刷脸进出工地成为常态,逐步提升了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坚持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开展慰问演出和健康服务,关爱致敬一线建设者。将“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到工程管理全链条,组织各工程建筑设计企业设立“民情意见箱”,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出施工围挡,讲好地铁故事”活动,建设“城市友好型工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关心的噪声问题42项、占地施工问题16项。
把“事要解决”作为重要工作标准,创新完善信访热线工作机制,成立济南市信访信息一体化中心分中心、12345市民服务热线轨道交通分中心,为群众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民生诉求服务。2024年,群众诉求及时回复率、跟踪回访率均为100%,市民满意率99.85%。其中,受理欠薪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一年,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的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早已排定轨道交通项目通车的时间表:2025年年底前,4号线号线一期和高新东区云巴将建成通车;2026年,6号线号线一期力争建成通车……届时,济南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将突破310公里,形成线路织密成网的良好态势,助力大城时代的济南奔向更美好的明天。(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戴升宝)